@ 当前位置  /
锻造操作注意事项
来源: | 作者:来源于网络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06 | 6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锻造操作需重点围绕安全防护、设备维护、环境管理、材料控制、操作规范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展开,以确保作业高效安全。具体实施时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落实:


       一、安全防护措施


       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、防护眼镜及阻燃工作服,防止金属飞溅伤害。掌钳者需精准控制锤击方向,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应对突发状况。多人协作时需明确分工,保持口令一致,避免误操作。


       二、设备状态监控


       作业前检查压机、模具、砧铁等核心部件完整性,确认螺栓无松动。重点维护润滑系统,定期更换油液并清理油路,防止因缺油导致设备异常磨损。操作中需按规程启动设备,禁止超负荷运行,发现异响应立即停机检修。


       三、作业环境管理


       工作区域需执行“5S”标准,及时清理氧化皮与废料,通道宽度保持1.5米以上。车间需配置机械通风设备,温度超过35℃时启动降温措施。设备间距需满足安全操作半径,气瓶等危险品单独存放,并设置紧急逃生标识。


       四、材料工艺控制


       根据零件用途选择碳钢、合金钢等对应牌号坯料,入炉前检查表面裂纹。采用分段加热法,碳钢始锻温度控制在1200以内,终锻温度不低于800℃。坯料出炉后需在30秒内开始锻造,超过3次加热的坯料应报废处理。


       五、应急预案执行


       车间需配备AED除颤仪与急救箱,每月开展消防演练。针对模具崩裂、工件飞出等事故,设置防护挡板与安全隔离区。建立设备故障快速响应机制,维修人员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。



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